新房

筛选
当前位置:成都房地产网  > 楼市聚焦 > 成都楼市
分享到
微信扫码分享
房掌柜小程序端

房掌柜小程序端

点赞(0)
收藏

2013年成都楼市销冠争霸背后:开发模式各显神通

来源:  每日经济新闻 成都房掌柜  2014-01-23 08:23:05
[摘要]早在2013年11月初,蓝光地产就对外宣称前10个月销售额125亿元,要冲击成都楼市年度销冠。业内人士称,3年前,被保利地产一举夺去成都楼市销冠的蓝光地产,此次要打翻身仗

  “四川蓝光集团近两年发展迅速,重要因素之一就在于不少项目从拿地到开盘,要求三个月完成,你们可敢想象?!”接近蓝光地产高层的亿翰智库首席研究员陈啸天在2013年的一篇微博中说道。

  跨年之时,陈啸天在另一篇微博中再次提及,“蓝光地产的节奏:拿地后3个月开工,4个月开盘,开盘当天去化率60%,1年内实现项目正现金流。”

  此言并非空穴来风,对于“3461”战略,记者从蓝光地产获取的一份内部材料得到了准确答案。

  前述材料援引公司总裁助理吴廿在参加平安信托PE投资年会时表示,“我们不是简单地要求时间,而是用精细化的管理来实现。第一,产品标准化,有利于快速完成报规报建、开工手续;第二,与合作伙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,他们能根据蓝光规划提前做好准备;第三,公司推行信息化建设,公司领导能远程直击生产营销一线,第一时间做出决策;第四,公司建立有清晰的考核体系。”

  成都透明房产网的数据显示,2013年蓝光地产成都区域以112.94亿元的销售金额,成功跻身成都百亿房企俱乐部,并登上成都区域2013年度销售金额冠军席位。蓝光地产集中代表了当前四川本土一批房企“绝地反击”的典型特征。

  2010年以前,蓝光地产曾有7年连续稳坐成都楼市“头把”交椅。早些年,像蓝光、置信等一批本土房企凭借地缘、资源优势,一度偏安西南。不过,市场冲击来自全国推行的土地招拍挂制度,外来房企大鳄尽展雄风,本土房企渐失优势。

  前述资料援引蓝光地产另一高管在参加上述同一会议时表示,2011年蓝光地产进行战略调整,提出了迅速规模化的发展思路,策略为“高周转+中利润”,聚焦民生产品。

  值得注意的是,在记者掌握的蓝光地产另一份内部资料中,蓝光地产将龙湖、恒大等房企作为学习典型。2013年初,蓝光地产首次对外抛出“9年销售千亿”的宏伟目标,试图打造“中国蓝光”。此后,蓝光频繁征战成都、重庆、长沙、青岛、杭州、无锡、北京、昆明等10多个中心城市拿地,耗资百亿左右,其中不乏高溢价地块。

  目前,蓝光地产COCO系列快销产品除了成都本土之外,不少已经在新进驻城市铺开。“主流民生产品是公司产品结构中的重点。民生地产不是经济适用房,而是通过对户型进行合理调整,最大化满足使用功能和需求。”前述资料援引蓝光地产另一高管的表述。

  全经联四川分盟秘书长何良栩向记者表示,“当前,蓝光所推出的COCO产品多数是50万~60万元,为70平方米左右的小套三,极大地满足了主流市场需求。”

  除了蓝光地产,四川本土的国嘉地产、蓝润地产等开始持续发力,尤其是国嘉地产2013年备案销售金额突破24亿元,销售面积25万平方米,成功跻身成都楼市前20强。

  值得注意的是,国嘉地产在高周转模式之下,携手中渝置地(中渝置地持股51%,但不参与具体开发)合作打造的“逸家系”刚需住宅、别墅等产品,已成为成都楼市的知名品牌。

  不过,同样号称“现金为王”、“高周转”的万科等全国品牌房企,2013年在成都业绩有所倒退。万科地产成都公司营销策划部相关人士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坦言,万科近两年拿地主要集中在2012年底及2013年初,2013年前期主要是清理余盘,但真正出货已经到年底了。

  何良栩指出,万科成都产品线并没有很好地契合成都主流人群,尤其是非毛坯修房价格要高于市场均价。成都作为1.5线城市,有它的特殊性,既不同于一线城市,也有别于二线城市,客户心理也很难捉摸。

分享到:
责任编辑:简艳霖

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,违规转载法律必究。
楼市爆料寻求报道,请点击这里
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。

新闻排行

新闻推荐

  1. 1房地产收并购明显增多 百亿房企数量同比少了近一半
  2. 2多家房企半月内发短债拟募资44亿元 资金压力依然严峻
  3. 3特殊机会投资风口已来? 远洋资本再设6亿美元私募基金
  4. 4金地2021年利润总额下降21% 归母净利润94.6亿元
  5. 5加速风险出清 多家银行抛出房地产并购融资计划
  6. 6大悦城获100亿并购贷额度 并购资金“拿来易、用出难”?
  7. 7绿地控股选举张玉良为第十届董事长
  8. 8标普称116家房企今年国内债券到期金额约2300亿元
  9. 91月65城新房线上均价微跌 二手房挂牌均价微涨
  10. 10终究成了“小碧桂园”? 中梁把上市途中的物业公司卖了

楼盘推荐

视频推荐